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励广大青年团员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2025年3月19日,音乐与舞蹈学院在石榴剧场音乐厅举办《习近平的故事》主题团课。辅导员李月萍担任主讲人,学院全体入团积极分子参与团课。本次团课以“追寻领袖足迹,感悟初心使命”为主线,通过深入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成长历程,引导青年学子在新时代赓续奋斗精神。
李月萍老师以“窑洞灯火的青春印记”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至1975年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大队的七年知青岁月。在讲述“煤油灯下的求知岁月”时,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忆“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往事,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积淀的理论素养对其治国理政的深远影响。
结合梁家河发展史实,李月萍老师重点解析了习近平总书记担任村支书期间的三大创新实践:带领村民建成陕西省首个沼气池,解决燃料短缺问题;创办铁业社;提升农具生产效率;设立代销店;便利群众生活。通过对比当时陕北农村年均收入数据与梁家河村民口述档案,具体阐释了这些实践是如何改善民生、激活集体经济。“青年习近平的‘问题导向’思维和‘钉钉子精神’,正是当代青年破解‘躺平’‘佛系’思想困局的一剂良方。“李月萍老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的要求为引,号召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最后,李月萍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青年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的讲话作总结,提出“三个行动导向”:一是锚定“自找苦吃”的人生坐标,在科技创新、边疆支教等实践中锻造韧性;二是厚植“扎根群众”的价值理念,通过志愿服务、社会调研读懂中国故事;三是传承“事不避难”的担当品格,以“钉钉子精神”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

通过此次团课的学习,更加坚定了同学们的理想信念和人生目标。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小我融入大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供稿:李渔樵
审核:艾山江·吾买尔